Quick Search


Tibetan singing bowl music,sound healing, remove negative energy.

528hz solfreggio music -  Attract Wealth and Abundance, Manifest Money and Increase Luck



 
Your forum announcement here!

  Free Advertising Forums | Free Advertising Board | Post Free Ads Forum | Free Advertising Forums Directory | Best Free Advertising Methods | Advertising Forums > Free Advertising Forums Directory > General Free Advertising Directories

General Free Advertising Directories This is a list of general free advertising directories.

Reply
 
Thread Tools Search this Thread Display Modes
Old 08-15-2011, 02:04 AM   #1
etwew51198
 
Posts: n/a
Default 刘洪

(约130-196年),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今山东蒙阴县)人,约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生,约建安十五年 (公元210年)卒,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中文名: 刘洪 别名: 元章 出生地: 东汉泰山郡蒙阴 出生日期: 公元130年 逝世日期: 公元196年 职业: 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代表作品: 《乾象历》、《七曜术》和《九章算术》等
目录
人物生平人物生平天文成就文献 人物生平  (约130-196年),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今山东蒙阴县)人,约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生,约建安十五年 (公元210年)卒,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刘洪于汉桓帝延熹年间(158-166年),“以校尉应太史徵,拜良中”。为官数载,清正廉洁,吏民皆畏而敬之。   刘洪自幼勤奋好学,具有渊博的知识。由于他是鲁王宗室,所以,年轻时就成为宫廷内臣
刘洪
,这对于施展他的政治抱负和潜心研究天文历算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刘洪的才能,得到朝廷的重视。《后汉书》说,洪善算,当世无偶。因此,在汉灵帝汉灵帝光和年间,由太史 蔡邕推荐,被调回京师,专门从事历法研究。在此期间,他除了按照皇帝的旨意参与“考验日月”,审核、课校他 人呈报上来的研究成果外,还把多年来研究的成果汇集起来,写成《乾象历》、《七曜术》和《九章算术》九章算 术等专著。经过精心地研究,他发现当时采用的《四分历》不准确,于是参照历代历法加以演算、改进,创造了我 国第一部历法《乾象历》。 《乾象历》是考虑了月球运动不均匀的历法,在推算日食日食、月食时采用了定朔的 方法,测得近月点的长度为27.5508日,白道和黄道约成6度的角,从中找出每天实际运动度数和平均运动 度数的差,由此可平朔推求定期。《乾象历》对历代历法的修订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为后世所沿用。   刘洪的另一重要成就是和蔡邕一起补续了《汉书・律历记》,其中许多资料被都被后来的《续汉书・律历记》 所采用。   珠算,是用算盘进行运算的工具。珠算的发明,使人们的计算能力产生了一次飞跃,“珠算”这个名词,最早 见于东汉魏人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一书。徐岳在书中说:“刘会稽,博学多闻,偏于数学……隶首注术,仍有 多种,其一珠算。”徐岳所说的刘会稽就是刘洪。   有人说,蒙阴是珠算的故乡,刘洪是珠算之父,被尊为“算圣”。珠算是中国五大发明之一。人物生平  刘 洪是汉光武帝刘秀的侄子鲁王刘兴的后代,自幼得到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时期曾任校尉之职,对天文历法有特殊的 兴趣。约公元160年,由于他对天文历法的素养渐为世人所知,遂被调到执掌天时、星历的机构任职,为太史部 郎中。在此后的10余年中,他积极从事天文观测与研究工作,这对刘洪后来在天文历法方面的造诣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就在这期间,他与蔡邕等人一起测定了二十四节气时太阳所在恒星间的位置、太阳距天球赤极的度距、午中 太阳的影长、昼夜时间的长度以及昏旦时南中天所值的二十八宿度值等5种不同的天文数据。这些观测成果被列成 表格收入东汉四分历中,依据这一表格可以用一次差内插法分别计算任一时日的上述5种天文量。从此,这些天文 数据表格及其计算成为中国古代历法的传统内容之一。刘洪参与了开创这一新领域的重要工作,这也是他步入天文 历法界的最初贡献。
刘洪《四分历》
约公元174年,刘洪被调离洛阳,出任常山国(今河北元氏)长史,协助王国相处理政务。同年,他献上经多年 研究的心得之作《七曜术》,该术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汉灵帝特下诏委派太史部官员对该术作实际校验。依据校验 的结果,刘洪对《七曜术》进行了修订,又撰成了《八元术》。该二术的具体内容已无法查考,但从术名知,它们 应是研究日、月、五星运动的专著,是刘洪关于历法的早期著作。这一年,刘洪曾依此预报公元179年的一次月 食,可是并不成功,这说明它们还存在不少缺欠。   公元175―177年,刘洪因其父去世,辞官在家守孝3年。大约就在这期间,刘洪完成了他的《九章算术 》,它应是对同名经典数学名著进行注释并融入研究心得的数学著作。因此刘洪又以通晓算术而知名。也许正由于 这个缘故,在刘洪守孝期满后,即被任命为主管财政事务的上计掾。   公元178年,刘洪又为郎中。由于他在天文历算上的很高造诣,经蔡邕的推举,到东观和蔡邕一同编撰东汉 律历志,蔡邕善著文、通音律,刘洪精通历理又密于用算,二人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据 刘洪的学生徐岳说,这一年,刘洪还提出过改革当时正行用的东汉四分历的设想,为此,刘洪“先上验日食:日食 在晏,加时在辰,食从下上,三分侵二。事御之后如(刘)洪言”(《晋书・律历志中》)。虽然刘洪的改历之议 未获实现,但他却因此名声大振,成为当时颇孚众望的天文学家。   公元179年,刘洪已年届50,又由于他曾被举为孝廉,且仪容庄重,处事严谨,善于交际,遂被任命为谒 者。不久,他又迁任谷城门侯,谷城门是当时洛阳的12座城门之一,位于正北方,刘洪为该城门的主管人。这一 年他主持评议王汉提出的交食周期的工作。公元180年,刘洪又参与评议冯恂和宗诚关于月食预报和交食周期的 论争,刘洪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精到的见解,公正地加以评判。   约公元184年,刘洪又一次被调离洛阳,出任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东部都尉,是为郡太守的副手。在此任 内,刘洪初步完成并向朝廷献上了他的乾象历,时间约在公元187年至188年间。由于初成的乾象历对于月亮 运动的描述,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可靠性,当即被采纳,取代了东汉四分历的月行术。   约公元189年,汉灵帝特召刘洪返回洛阳,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初成的乾象历得到朝廷的重视,征刘洪商议 历法改革事宜。但由于当年四月汉灵帝驾崩,接着又有董卓等人为乱,时局骤变,朝廷无暇顾及改革历法,而这时 刘洪正在返京的途中,于是朝廷改变初衷,改任刘洪为山阳郡(今山东金乡)太守。在此后大约10多年的时间里 ,他一方面努力料理繁重的政务,一方面继续为改良和完善他的乾象历而勤奋工作,而且注意培养学生,努力使他 对天文历法研究的最新成果为人们所了解,力图使之后继有人。当时的著名学者郑玄,以及徐岳、杨伟、韩翊等人 都曾先后得到刘洪的指点,他们后来为普及或发展乾象历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刘洪在任山阳太守以后,还曾迁任曲城(今山东掖县)侯相,地位与郡太守相当。刘洪在为相期间,赏罚分明 ,重教化,移风易俗,吏民畏而爱之,成为远近闻名的颇有威望和政绩的行政官员。   公元206年,刘洪最后审定了他的乾象历,这是他在初成乾象历以后,又经过10余年的研究、检验、充实 和提高而成的历法杰作。可惜,刘洪大约在公元210年去世,在生前他没有看到他为之付出数十年心力的乾象历 被正式颁用。但他的心血没有白费,经徐岳的学生阚泽等人的努力,乾象历在公元232―280年正式在东吴行 用。更重要的是,乾象历以它的众多创造,使传统历法面貌一新,对后世历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历法 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刘洪也以取得划时代成就的天文学家而名垂青史。刘洪的天文学成就大都载于乾象历中, 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对月亮运动和交食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天文成就  在刘洪以前,人们对于朔望月 和回归年长度值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测算工作,取得过较好的数据。但刘洪发现:依据前人所取用的这两个数值推得 的朔望弦晦以及节气的平均时刻,长期以来普遍存在滞后于实际的朔望等时刻的现象。经过数十年的潜心里索,刘 洪大胆地提出前人所取用的朔望月和回归年长度值均偏大的正确结论,给上述历法后天的现象以合理的解释。在乾 象历中,刘洪取一朔望月长度为29+773/1457日,误差从东汉四分历的20余秒降至4秒左右;取回归年长度为365+145/589日,误差从东汉四分历的660余秒降至330秒左右。刘洪大约是从考察前代交食记录与他自己对交食的 实测结果入手,即从古今朔或望时刻的厘定入手,先得到较准确的朔望月长度值,然后依据十九年七闰的法则,推 演出回归年长度值的。由于刘洪是在这两个数据的精度处于长达600余年的停滞徘徊状态的背景下,提出他的新 数据的,所以这不但具有提高准确度的科学意义,而且还含有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僵局,为后世研究的进展 开拓道路的历史意义。   月亮的运动有迟有疾,月亮的近地点在不断向前移动,这两个重要的天文现象在东汉早期就引起了人们的热烈 讨论。对此,刘洪在乾象历中作了十分出色的总结,给出了独特的定量描述的方法。他由测算得知,月亮每经一个 近点月(月亮中心连续两次经过近地点的时间间隔),近地点总向前推进1825+7/47分(≈3.1°,称“过周分”),该值较东汉早期的李梵、苏统所得结果要准确得多。在此基础上,刘洪进 一步建立了计算近点月长度的公式,并明确给出了具体的数值:已知1周天为215130分,加上 1825+7/47分,即为经一近点月后近地点所在位置与这一近点月前近地点位置之间相距的分值,再除以月亮每日的平均行 度分7874分,可得1近点月长度为27+3303/5969日,其误差为104秒。中国古代的近点月概念和它的长度的计算方法从此得以确立,这是刘洪关于月亮 运动研究的一大贡献。
朔望弦晦
刘洪还确立了中国古代计算月亮运动不均匀性改正值的传统方法。刘洪每日昏旦观测月亮相对于恒星背景的位置, 在坚持长期观测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之后,他进而推算出月亮从近地点开始在一个近点月内每日实际行度值。由此 ,刘洪给出了月亮每日实行度、相邻两日月亮实行度之差、每日月亮实行度与平行度之差和该差数的累积值等的数 据表格,这是中国古代第一份月亮运动不均匀性改正数值表(月离表),欲求任一时刻月亮相对于平均运动的改正 值,可依此表用一次差内插法加以计算。这是一种独特的月亮运动不均匀性改正的定量表述法和计算法,后世莫不 遵从之。在乾象历中,该法仅用于交食问题的计算,而实际上该法已经解决了后世历法定朔计算的关键问题之一。 对刘洪月离表的初步研究表明,刘洪所测每日月亮实行度的误差为11.7′,月亮过近地点时刻的误差为0.1 8日,这两者的精度在中国古代都属上乘,只有元代授时历(1281年)的精度稍高于它。这就是说,刘洪不但 是这一新颖方法的首创者,还是对此作了高水准的定量描述的代表人物,这是特别令人赞叹的。   刘洪的贡献还在于,他确立了黄白交点退行的新概念。他大约是从食年长度小于回归年长度这一人们早已熟知 的事实出发,经抽象的思维而推演出这一概念。刘洪明确给出黄白交点每经1日退行1488/47分(≈0.054°,称“退分”)的具体数值。已知回归年长度(A)和食年长度(B),以及1度=58 9分,那么“退分”应等于(A-B)/B x 589,将有关数值代入计算,正得1488/47分。可见,刘洪当年的思路和退分值的计算正是如此。   可惜,刘洪并没有给出交点月长度的明确概念和具体数值,但他实际上已经为此准备了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并 为后世的发展奠下了牢固的基石。当然,仅就黄白交点退行概念的确立和已经相当准确的退行值的确定而言,是刘 洪在月亮运动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刘洪对月亮运动研究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关于月亮运行轨道――白道概念的建立,它标志着自战国时期以来对 月亮运动轨迹的含混不清的定性描述局面的结束。在乾象历中,刘洪明确给出黄白交角为六度一分(≈6°),必 须指出的是,该值是沿赤经圈量度的极黄纬值,与现代所说的沿黄经圈量度的黄纬值小有不同,该值与理论极黄纬 值之差为0.62°。刘洪还给出了月亮从黄白交点出发,每经1日月亮距黄道南或北的极黄纬度值(称“兼数” )表格,其中“兼数”的极大值也就是黄白交角的度值,它们是刘洪经长期的观测与计算而得的。欲求任一时刻的 月亮极黄纬(M),可由该表格依一次差内插法推算。这样,刘洪便较好地解决了月亮沿白道运动的一个坐标量的 计算问题。研究表明,依刘洪的这一方法所推算的月亮极黄纬值的误差为0.44°。前已述及,刘洪和蔡邕已经 解决了计算任一时刻太阳距天球赤极的度距(N)的课题,于是,刘洪也就给出了月亮距赤极的度距(P)的计算 法:P=N±M。刘洪关于白道的概念、黄白交角值的测定、月亮极黄纬数值表,以及M,P的计算方法,从表述 的形式到内涵都对后世历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实,以上所述各项创新又直接或间接地与关于交食的研究有关,应该说提高交食预报的精确度和扩展交食预 报的内容,是刘洪天文历法工作的核心部分。在乾象历中,还记载了刘洪对于交食研究的其他重要成 果。   关于交食周期的探索,在刘洪时代也是一个热门课题,有不少人提出了各自的新数据。刘洪一方面积极参与或 主持关于交食周期的热烈争论,一方面自己也进行缜密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在乾象历中,他提出了11045个 朔望月正好同941个食年相当的新交食周期值,由此推得1食年长度等于346.6151日,误差为370余 秒。这一成果所达到的精度水平不但大大超过他的前人,而且也使他的同代人的同类工作大为逊色。此外,在乾象 历中,刘洪还正确地建立了在一个交食周期内如下三个天文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交点月个数=朔望月个数+食 年个数,这说明刘洪对这些天文量的关系有极明晰、透彻的认识。
日食
在刘洪以前,人们已经知道只有在朔(或望)时,以及太阳和月亮正处在黄白交点附近的特定条件下,才可能发生 交食现象,但还没有人对“附近”这一关键词作定量化的说明。刘洪则最先对此作了明确的阐述:在朔(或望)时 ,只有当太阳与黄白交点的度距小于14°33′时,才可能发生交食现象。也就是说,刘洪明确规定,当朔(或 望)时,以太阳离开黄白交点前或后14°33′作为判别是否可能发生交食现象的临界值,亦即食限值。现代关 于食限的规定是:日食,18°31′以上必无食;月食,12°51′以上必无食。由此看来,刘洪所取食限值 没有把日食限和月食限区别开来是不妥当的。不过,如果把刘洪所取食限值视作日、月食限的折中值,其准确度还 是不低的。无论如何,刘洪毕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又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使判别交食是否发生的定量化研究 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原先人们对于交食的预报仅限于交食发生的时间一项,只要能预知某日将发生交食现象,便得到满足,但随着 刘洪乾象历的问世,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公元221―223年的5次日、月食食时的实测结果,同依乾象 历推算得的相应食时的比较表明,乾象历食时预报的误差为1.5时辰,这是由于刘洪提高了所取朔望月朔月、回 归年回归年、交食周期等有关数据的精度,特别是近点月长度的厘定、月亮运动不均匀性改正计算方法的发明和应 用,这些都必然导致了食时预报精度的大幅度提高。   刘洪自然十分清醒地了解他的乾象历对食时预报所能达到的精度水平,对此他是不满意的。大约在乾象历完成 以后,他仍继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力图进一步完善食时预报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精度。刘洪依乾象历对一批交 食食时的预推和实测记录之间的时间差作了认真的分析,他发现该时间差的正负、大小,与交食所发生的月份有较 稳定的关系,并归纳出一年中各个不同月份应加(或减)的各不相同的时间修正值,此即所谓“消息术”:在依乾 象历推算得的食时的基础上,加(或减)该修正值,如规定当交食发生在十一月份时,应加一辰,发生在七月份时 需减一辰,等等,便可得到更准确的食时。依“消息术”计算,上述公元221―223年的5次日、月食月食食 时的误差为0.6时辰,其精度较乾象历又有明显的提高。刘洪的这一发现和相应方法,对于交食研究而言,具有 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可是令人惋惜的是,刘洪也许来不及对他的发现和所用方法的深层含义作更多的思考和探究 。其实,更准确一些说,刘洪应是发现了上述时间差的正负、大小,与交食所发生的节气存在稳定的关系,而节气 是太阳处于其运行轨道上某一特定位置的标志,所以,产生上述时间差的主要原因,应是太阳运动有迟有疾,也就 是太阳运动的不均匀性。此外,我们知道:在十一月份时,太阳视运动速度快,真切的食时应推迟一段时间;七月 份时,太阳视运动速度慢,真切的食时应超前一段时间,再对照上述“消息术”的规定,应该说二者在总体上是相 吻合的。这些情况都说明,刘洪的上述发现和相应方法,实质上是大体正确地反映了太阳运动不均匀性对食时推算 的影响,刘洪实际上已经叩击了太阳运动不均匀性这一重大发现的门扉,可是他并不自觉,未能迈出那关键的一步 ,而把这一重大天文现象的发现权留给了在他以后300余年的天文学家张子信。   对交食食分大小和交食亏起方位的预报,在刘洪以前未曾有人涉及过。在乾象历中,也不见关于交食食分和亏 起方位的明确计算法的记述,而有关的明确记载首见于杨伟的景初历(公元237年)中,于是史家多把其发明权 归于杨伟。可是,前已述及,在公元178年,刘洪就曾成功地预报过一次日食的食分(“三分侵二”)和亏起方 位(“食从下上”),徐岳所说殆非虚言,所以自然的推论是:刘洪应当早就有了计算交食食分和亏起方位的方法 。再仔细考察乾象历可以发现,其术文中关于交食食限的规定,关于月亮距黄白交点前后度值的计算法,关于月亮 极黄纬的计算法,关于太阳位置的计算法,等等,实际上已经为交食食分和亏起方位的计算准备了相当充分的条件 。若再兼及刘洪与杨伟之间的师生关系,可以认为交食预报的这二个要素的计算法的真正发明者应是刘洪,而杨伟 则是对此作出明确表述并加以发展的后继者,两人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对于五星运动的研究,刘洪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关于五星会合周期的测算,东汉四分历和乾象历的结果分别 为:木星,398.846日和398.880日(误差0.038日和0.004日);土星,378.059 日和378.080日(误差0.033日和0.012日);金星,584.024日和584.021日(误 差0.102日和0.099日);水星,115.881日和115.883日   (误差0.003日和0.005日);火星,779.532日和779.485日(误差0.405日和 0.452日)。其中木、土二星的会合周期以乾象历为优,金、水二星两历法旗鼓相当,火星则以东汉四分历为 胜。而从五星会合周期的总体水平看,乾象历要稍高于东汉四分历。徐岳曾对乾象历和韩翊黄初历(公元220年 )的五星法进行过比较研究,他发现分别依二法所推得的公元221―222年间14次行星见、伏时间与实测时 间或同或异,乾象历的结果是五疏、七近、二合,而黄初历的结果为八疏、五近、一合,由此不难看出,乾象历的 五星法应优于黄初历。此外,杨伟和景初历行用约80年后,人们发现其五星法的精度还不如乾象历,在东晋以后 ,便以乾象历的五星法取代之,自此它一直沿用了百余年之久。所以乾象历的五星法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其后较长 一段时间内,都是较好的和很有影响的。   综上所述,刘洪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天文学成就,这些成就以新和精为显著特点,或是使原有天文数据精 确化,或是对新天文概念、新天文数据、新天文表格、新推算方法的阐明,它们大都见于乾象历中。这就难怪郑玄 称赞乾象历是“穷幽极微”的杰作,而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则十分中肯地指出,乾象历是“后世推步之师表”(《 晋书・律历志中》)。事实确是如此,刘洪所发明的一系列方法成为后世历法的经典方法,他的乾象历使传统历法 的基本内容和模式更加完备,它作为我国古代历法体系最终形成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刘洪取得这些重大的天文学成就,与他所处的时代存在相当活跃的天文历法研究环境有关,与他的前辈及同代 人已经提出的新思想、新发现的线索有关,同时与他个人的品质、思想和努力密不可分。   入东汉以来,人们对于月亮运动和交食的研究十分重视和活跃。东汉早期的李梵和苏统已经明确建立了月行有 迟有疾的观念,而且也给出了月亮近地点进动的初始数值。此后,与月行迟疾有关的月行九道术便风行于世。张衡 和周兴在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宗整、冯恂等人在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 九道术,试图定量地描述月亮运动不均匀的现象。对于交食周期的研究,先后有杨岑、张盛、景防(公元62年) ,编■(公元85年),宗绀(公元90年),王充(约公元90年),刘固、冯恂、宗诚(公元174年)和王 汉(公元179年)等人,或者对原有周期进行某种修正,或者提出全新的数值,试图提高交食预报的精确度。这 些都为刘洪的总结和提高准备了丰富的素材。在乾象历中,关于黄赤道宿度变换的计算法,系采用了张衡研究的结 果,这是刘洪吸取前辈研究成果的一个典型例子。   刘洪十分积极而且审慎地参加当时天文历法界的有关论争,有时他是作为参与论争的一方,有时则是论争的评 判者,无论以何种身份出现,他都取公正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公元174年,一批天文学家各据自己的方法预报了 公元179年可能发生的一次月食,冯恂以为三月,刘洪、刘固和宗诚以为四月,宗绀以为五月当食。至期考验的 结果是:四月未发生月食,三月和五月皆因天阴,不知月食发生与否。太史令等人则依据他们认可的计算方法推断 以三月月食为是,而刘洪等人认为这种推断是不妥当的。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因为刘洪自己的预报不准确而故生 是非,其实不然。刘洪反对这种推断的理由是:三月月食以及太史令等人认可的计算方法都是未经实践检验的,“ 未验无以知其是”。进而,刘洪等人提出了在这类校验中须以“见食为比”(《后汉书・律历志中》)的原则,也 就是要以真切可信的交食观测事实作为判别的权威标准,这一原则为后世历家所遵循。用现代月食理论推算,公元 179年的农历三、四、五月均不曾发生月食,可见当年刘洪反对太史令等人的推断,以及他所申述的理由和坚持 的原则都是十分正确的。   在评判冯恂与宗诚二家交食推算法时,刘洪等人以东汉初年以来的交食记录与二家推算的结果一一进行比较, 发现二家各有得失,说明二家的数据、方法都还不够完善。但由于依宗诚术未见大的差错,而依冯恂术也没有明显 的优势,又鉴于宗诚术正在行用,进行改易的理由还不够充分,于是,刘洪等人主张暂时继续采用宗诚术,同时主 张继续进行实际的检验,服从客观事实的最终抉择。刘洪还对冯恂坚持实践和要求改革的精神给予很高的评价,指 出冯恂术是建立在长期观测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的,所以与古今交食的实测结果能较好吻合。对冯恂 所   提出的交食周期值的现代研究表明,其精度是入汉以来最高的,而且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先进的数值。所以,刘 洪当年所作的评价是很有见地的。这些事实都表明了刘洪重视实践及其检验、严谨公允和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其实,在刘洪看来,交食预报是否准确,不仅是交食计算法是否可信的判别标准,而且还应是整部历法的优劣 取舍的试金石。刘洪认为最关键和最敏感的验历手段是日食之验。这是刘洪对交食研究取得进展的一种自信的表现 ,反过来说,也正是这一思想促使他对与交食预报有关的一系列课题进行精益求精的探索。自刘洪始,日食之验成 为中国古代历法最主要的检验手段之一。   “明历兴废,以天为节”,即历法合天则历法兴,历法违天则历法废,实际天象(交食现象仅是其中之一)是 决定历法取舍的权威标准,这是刘洪治历思想的核心。由此出发,刘洪在制定他的历法时,总是先尽量准确、丰富 地获取第一手观测资料(包括历史记录),进而探索日、月、五星运动的内在规律,给出合理的描述方法,从而把 历法建立在客观天象的坚实基础上,这就是刘洪所说的“追天作历”(《后汉书・律历志中》)。有了初成的历法 ,还要让它接受各种实际天象的检验,看它是否能够正确地、客观地描述日、月、五星的运动,这就是刘洪所说的 “以追日、月、五星之行”。刘洪还进一步指出,一方面要看历法是否能与日、月、五星运动的一系列动态(出入 、往来、进退等等)相应;另一方面还要看历法是否能“推而上则合于古,引而下则应于今”(《晋书・律历志中 》),也就是说不仅仅满足于一时一事的相合,而是要求进行全面的检验,要求时时、事事均相符合。如发现有不 合之处,则继续观测与研究,进一步修正历法,以求日趋完善。刘洪的天文历法工作,正是在这样的治历思想指导 下进行的。先有《七曜术》、《八元术》,这是经过10余年观测与思考的结晶;后有初成的乾象历,再后有最终 定型的乾象历,二者又都经过10余年的检验与修订;在乾象历完成之后,又有“消息术”的提出。可见在刘洪的 一生中,这一指导思想是贯彻始终的。   与这种重视实践、接受客观天象的全面检验的治历思想相反,东汉时期以图谶之说作为治历之本的思想相当流 行,对此,刘洪持反对的态度。在主持评议王汉所提出的交食周期值时,刘洪指出图谶之文只是一种传闻,而且各 家所传不同,用它来预报天象,总发生偏差,所以是不足为据的。关于乾象历历元的设置,刘洪是以太初历(公元 前104年)的实测历元为基点,再上推589年而得的,这种历元设置法与当时十分流行的以图谶为准则确定历 元的方法完全不同。这些都反映了刘洪重视实践及其检验,篾视图谶权威的泾渭分明的态度。   刘洪的治历思想也存在不正确的一面,这大约是受到太初历以黄钟律吕之数为历法之本的思想影响,带有浓重 的数字神秘主义色彩。在依观测实践取得尽量准确的天文数据以后,刘洪还要用乾象之数、天地之数一类简单而神 秘的数字,反复求算,最终以这类数字的简单加减乘除所得的数值确定天文数据的历法选用值,乾象历历名的由来 正与此密切相关。这样做不但耗费了刘洪的不少精力和时间,而且降低了由观测而得的天文数据的本来精度,也冲 淡了以实际天象为准绳的治历原则的严肃性和客观性。虽然这种治历、验历的主观、神秘的标准,只是刘洪治历思 想的次要方面,但对后世的某些历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刘洪善于从他的前辈的研究中获取营养和启迪,又善于参与天文历法的辩难和论争,从他的同代人中获得最新 的思想和信息。他还善于实践和探索,使自己的研究工作长期处于反复实践与检验的动态流程之中,不断进行去粗 存精的筛选和锤炼。他更勇于创新,这是他敢于面对客观事实、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突破传统的局限、敢于解决问 题的个人品质所促成的。在刘洪的一生中,在太史部任职的10余年,是他专职从事天文历法工作的宝贵时间,而 更多的研究工作,则是他充分利用出任各种不同行政职务的空暇业余进行的,这就更加大了他的艰辛程度。如果没 有这种孜孜不倦、终生求索的精神,刘洪就不可能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文献  原始文献   [1](晋)司马彪:后汉书・律历志中,中华书局,1965。   [2](唐)房玄龄等:晋书・律历志中,中华书局,1974。   研究文献   [3]钱宝琮:从春秋到明末的历法沿革,见《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科   学出版社,1983。   [4]陈美东:论我国古代年、月长度的测定,见《科技史文集》第12辑,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陈美东:刘洪的生平、天文学成就和思想,自然科学史研究,5(1986),   2,第129―142页。   [6]陈美东、张培瑜:月离表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6(1987),2,第135―   146页。   [7]陈美东:中国古代月亮极黄纬计算法,自然科学史研究,7(1988),1,   第16―23页。   (科学出版社《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http://www.lyta.gov.cn/yishi.php
2
http://www.chinaxys.net/xys/ebooks/others/science/history/china/liuhong.txt
3
http://www.cdzxy.com/admin/detaild.asp?id=145
4
http://pub.jian.gov.cn/jxyx/gkxx/ld/ldjj/200810/t20081031_68928.htm
开放分类: 官员,学者,西游记,教授   2.《西游记》中的人物 刘洪   刘洪《西游记》中的人物   本是船夫,因见财起意,伙同李彪谋害陈光蕊,并霸占了陈光蕊的妻子殷温娇,冒名顶替做了江州知府。后来 陈光蕊的儿子玄奘长大,替父报仇,带兵捉住了刘洪和李彪,李彪被枭首示众。   刘洪则被带到洪江渡口先年打死陈光蕊的地方。玄奘等,亲到江边,望空祭奠,活剜取刘洪心肝,祭了陈光蕊 。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3.抗美援朝老干部 刘洪   刘洪,出生于1940年元月,四川自贡人,小学文化。1958年6月经刘政华、黄久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 党。1953年3月经16军46师136团营长刘政华介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16军46师136团入 朝作战。刘洪同志曾在部队担任营长通讯员,后任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军首长杜海林、汪洋贴身警卫员 ,后任连长、副营长、营长。1964年调任总参谋部训练部教导团教官大队长,跟随于肖剑飞首长。1966年 ,受总参谋部情报局首长指示派遣刘洪等人去越南执行特殊任务,荣立二等功两次。1988年,由中共中央政治 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秦基伟亲自指示,为长期受四人帮迫害的4名师团职干部,乌良里、郑起义、刘 洪、何峰彻底平反,恢复党籍、军籍,刘洪同志平反后并晋升为大校正师级。1998年退休。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4.北京电视台主持人 刘洪   生日:6月30日   星座:巨蟹   血型:B型   永远喜欢的颜色:红黑相间   永远钟爱的球队:AC米兰   永远钟爱的球员:罗伯特.巴乔   爱好:旅行 影视配音   向往的地方:雪域高原 拉萨   学习经历:2004年7月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2006年6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工作经历:2002年10月―2004年3月 阜阳电视台   2004年3月―2004年12月江苏交通广播网   2006年旅游卫视 北京电视台   最难忘的经历:06年5月徒步穿越库布齐沙漠,其间一名队员罹难   座右铭:言必信,行必果。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5.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系教授 刘洪
目录
简介研究方向教学方向 简介  工学博士,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等职。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科研课题多项。   刘洪教授,江苏淮阴人。1989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武汉汽 车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82年至2000年在合肥工业大学工作, 2000年到南京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站工作,后留校任教。研究方向  企业管理的复杂系统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教学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含薪酬管理方向课)   复杂性管理   近5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1项 、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   作为课题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一般项目1项和多项省部科研课题   在企业管理的现代系统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技术预测等方面获得重要成果   出版专著4部、教材1部、文集2部(含参加编著)   在《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南开管理评论》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与国际学术会议上 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先后参加管理国际会议、国际管理学会年会、亚洲管理学会年会、中法双边科学家复杂性科学研讨会、香山科 学会议复杂性科学讨论会等重要国内外学术会议。   1998年被原机械工业部遴选列入“部属院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1998年被湖北省学位委员会、教育委员会评定为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2000年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2001年7月遴选为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点博士生导师   2002年3月遴选为南京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点博士生导师   2002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第二期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003年专著《经济混沌管理理论方法应用》获江苏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6.四川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 刘洪   男,四川彭州人,1975年12月28日生。   工学博士,四川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四川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四川大学材料物 理学士。   在2003年以411分的四川大学材料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第一名成绩考入材料系攻读硕士学位。在2 005年提前一年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7年10月-2008年10 月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at Ann Arbor)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在四川大学期间已发表第一作者文章12篇:其中5篇SCI收录文章,影响因子总和有十二, 包括SCI收录文章在内,EI收录8篇。   在美国物理研究院(AIP)主办的国际材料专业影响很高的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6年影响因子3.977)发表2篇,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06年影响因子2.316)发表1篇;在国内物理专业影响很高的期刊物理学报(ACTA PHYSICA SINICA) 发表1篇(2006年影响因子1.242);在铁电材料专业期刊FERROELECTRICS(2006年 影响因子0.389)发表1篇。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7.《铁道游击队》中的主人公之一 刘洪   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中的主人公之一。由赵恒煊扮演。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8.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刘洪   男,1959年9月15日生,专业:地球物理,职称:研究员,油气资源室副主任。   专家介绍:1976年江西省黎川县德胜关子弟中学高中毕业,1982年2月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 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2月,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 年12月,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获工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油储地球物理。   获得荣誉:   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贡献团队奖。2001年获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油储地球物 理奉献者”的表彰。1997年获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获中国地球物理学 会青年科技奖。1997年获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胜利油田地学开拓一等奖。1991年获中国地球 物理学会青年科技奖。   主持的项目:   1982-1985年,参加地矿部航空电磁法项目。   1987-1998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球资源勘探部面重建技术的研究”研究一维地电反演理论 。   1989-1991负责完成地球物理研究所井间电磁成像项目。   1992-1997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地质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 联合资助“八五”重大项目“陆相薄互层油储地球物理理论”任三级课题“井间地震”负责人。   1996-1998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复杂地质体精细速度分析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理论和方法”,完成复杂地质体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与显示,层面、断层及块体的拓朴关系的数据结 构表示。   1994-1996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油气水地层的振电效应理论”。   1999-2001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油气勘探二次创业的前导研究”,大庆部分负责 。   1998-2002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大庆石油管理局联合资助的重大项目“陆相油储地球物理 理论和三维地质图像成图方法”任二级课题负责人,承担高分辨率地震构造成像和震电效应等研究。   1998-2000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地震波场的有限维Hamilton形式及其应用” ,研究偏移到零炮检距和剩余偏移理论。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重大项目:“环渤海(湾)地区前新生代 海相油气资源研究,   2002-2006”任项目主管,负责二级课题:前新生代海相油气勘探关键地球物理技术。   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技术合作项目“海洋石油开发若干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子课题“海 洋油气勘探中的地质与地球物理问题研究”,负责专题:深海地震勘探技术与并行处理系统研究。   近3年完成大庆油田实用化课题:“大庆外围油田扶余油层主体砂岩发育带地震预测技术研究”“反射波高频 恢复技术”“多种信息约束下的高精度地震反演技术”“叠前地震属性提取及应用技术”   发表的主要论文:   1. 刘 洪 刘礼农 杨 辉,波场延拓算子的最佳乘积基函数展开方法研究,中国大陆地球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科学出版 社,483-490,2004,LIU HONG LIU LINONG YANG HUITHE The optimized product base function of wavefield extrapolation operator , research on deep structure and geodynamics of China continental , Science press , Beijing ,483-490, 2004(in Chinese).   2. 刘洪 Liu Bin,Sacchi M.D.,应用线性预测和自适应加权最小二乘进行非均匀带限信号去假频,Hong Liu, Bin Liu and Mauricio D. Sacchi ,Dealiasing band-limited uneven data using a linear prediction and adapted weighted least square, CPS/SEG Beijing 2004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Conterence and Exposition ,2004   3. Jing-Bo Chen and Hong Liu Two kinds of separable approximations for the one-way wave operator GEOPHYSICS, VOL. 71, NO. 1 (JANUARY-FEBRUARY 2006); P. T1�T5, 4 FIGS.10.1190/1.2159059   4. Lanbo Liu,Lei Xiao,Hong Liu,And Hongrui Yan3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A Dc Electric Field On SeismicWave Propagation With The Pseudospectral Time Domain MethodPure Appl. Geophys. (2006)Doi 10.1007/S00024-006-0103-5   5. Shou Hao, Liu Hong and Gao Jianhu AVO inversion based on common shot migration, Applied Geophysics,3(2),98-104,2006   6. 刘礼农,高红伟,刘洪,张剑锋.三维VTI介质中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的最优分裂Fourier方 法. 地球物理学报,48(2),406-414;Jing-Bo Chen and Hong Liu (2004), Optimization approximation with separable variables for the one-way wave operator, Geophys. Res. Lett., 31, L06613, doi:10.1029/2004GL019429.   7. Y. Wen, M. Ng, W. Ching and H. Liu ; A Note on the Stability of Toeplitz Matrix Inversion Formulas, 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 Vol. 17 (8), 2004, pp:903-907(SCI cited No. 849WY).   8. 谢桂生,刘洪,李幼铭,胡润苗,界面起伏条件下反射/透射算子+单程波方程的地震波模拟,地球物理学报,4 8(5):1172-1178,2005。Xie Guisheng,Liuhong,Li Youming,Seismic Modeling by Reflection Transmission Operator+One-way Wave Equation,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48(5):1172-1178,2005,   9. 张致付,刘 洪,陈景波. 地震偏移的最优可分近似算法实现.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6),1422-1427: Zhang Z F, Liu H, Chen J B, et al. Implement of optimal separable approximation in seismic migration. Chinese J. Geophys. (in Chinese), 2005, 48(6),1422,1427   10. 刘礼农,刘洪,李幼铭.SEG/EAGE盐丘和推覆体模型的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地球物理学报,47(2),312-320,2004.   11. 杨辉、刘洪、李幼铭,单程波方程偏移算子辛格式,地球物理学报,2003, 46(4),533-538. Yanghui, liuhong, li youming High order symplectic scheme for oneway wave equation operator.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46(4), 2003, 741-750.   12. 刘喜武,刘洪,刘彬,反假频非均匀地震数据重建方法研究,地球物理学报 2004,47(2)299-305, a study on reconstruction of de-aliased uneven seismic data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47(2),333-341   13. 刘洪, 震电效应研究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前景,地球物理学进展,17 (2 〉211-217,2002   14. 刘洪 李建勇 杨辉 李幼铭 用谱分解构造单程波辛算子反射地震学论文集,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170-174,2000。   15. 刘洪、罗明秋、李幼铭,共反射点轨迹的Hamilton方法,地球物理学报,42(5),68 5-694,1999。 Liu Hong , Luo Mingqui and Li Youming, HAMILTON METHOD IN DESCRIBING COMMON-REFLECTION-POINT TRAJECTORY,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 42(5), 685-693.   16. 刘洪、罗明秋、李幼铭,横向线性变速介质中共炮检距延拓,地球物理学报,42(6),809-817。Liu Hong , Luo Mingqiu and Li Youming, COMMON OFFSET CONTINUATION IN LATERAL LINEARLY VARIED VELOCITY MEDIA ACTA Geophysica Sinica,,42(5),809-817.1999   17. 刘洪、高红伟、李幼铭、谭俊敏、杨新民,三维复杂地质模型剖分及显示,寸丹集,科学出版社,1 96-205,1998。   18. 刘洪、严洪瑞、徐国庆、李幼铭,电场地震资料的特征,寸丹集,科学出版社,145-153,1998。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9.安徽大学副教授 刘洪   1968年3月生,男,在读博士,副教授。1989年7月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1989年9 月至1991年7月在南京大学文献与情报学系进行攻读双学位,2002年获安徽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20 02年8月至2002年11月赴日本冲绳国际中心(JICA)进修项目管理专业。2003.9至今在上海大 学计算机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7月至今在安徽大学任教。   目前主要从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电子档案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格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计 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VFP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档案管理自动化、档案管理现代化等课程。已在《安 徽大学学报》、《档案学通讯》、《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加的项目主要有:国 家社科基金项目�� 《现代档案利用的障碍与对策研究》(98BTQ006)、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学校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档案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126102119)、安徽大学项目��《档案学专 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X200506)、 安徽大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档案学基础理论》、2001年上海宝钢150吨电弧炉整流电路在线监测系统 (软件部分)、2003年合肥五里墩立交桥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软件部分)。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10.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刘洪   1975年生于上海,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四川联合书法艺术学院,师从何应辉,张景岳,洪 厚甜,刘新德诸先生.入展全国第五届篆刻艺术展,高恒杯书法大展,冼夫人书法大赛获优秀奖.入选西泠印社首 届中国书法大展,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11.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刘洪   导师性别 男   职务职称 教授.   所在院系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所属学科 流体力学   研究方向 1.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2.飞行器的优化设计3.飞行器仿真设计平台   男,1972年生,江苏泰州市人。工学学士(199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1997,南京 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2000,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流体力学教研室 工作,分别于2001年、2005年任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理论研究;   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多学科综合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专 业 特 长:   1)飞行器优化设计;   2)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理论研究;   3)应用研究方面:超音速、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的气动加热问题;   1.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了多个超音速及高超音速导弹气动加热问题研究,并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 等奖;   2.2000.6 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流体力学教研室任教和进行科研工作。先后给本科生讲授“流体力学”,“应用流 体力学”课程。工作以来,共负责完成和正在完成16项课题:1)三项“863”航天飞机气动热问题研究的课 题;2)负责完成多项与“飞行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相关的课题;3)2002年获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空天飞行器若干基础问题研究”资助;4)参加上海 市信息港建设工作,负责两项课题。5)2004年负责一项“高速流场机理研究”相关的“973 ”子专题项目   3.2003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及2003年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12.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刘洪   刘洪,湖北麻城市财政系统职工,1967年8月出生。自学书法二十余年,现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 在《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等报刊发表书作、文章近三百篇(幅)。在《写字》、《中国钢笔书法》 等报刊作过专题介绍。毛笔和钢笔同时学习,喜爱并善长小篆和隶书。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13.山西运城市电影美工 刘洪   男,汉族,1967年生。山西运城市电影美工,四级美术师,市书协会员,盐湖区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现 为北京天地人才书画院高级画师。结业于永乐书画讲习班,山西冶金系统首届美术书法培训班,天津神州书画进修 学院花鸟画高级班。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14.联想电脑公司总裁助理 刘洪   联想电脑公司总裁助理、外部设备事业部总经理   1967年1月出生,四川人;   1984―1991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专业,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   1991―1996年联想打印机部工程师、技术负责人;   1996年至今联想打印机事业部总经理。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15.广东省民政厅厅长 刘洪   刘洪,1959年6月生,广东梅县人,1975年9月参加工作,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社科 院在职研
刘洪
究生学历。历任省委副秘书长(副厅级),省委办公厅接待办主任、党委书记,2007年4月任广东省民政厅党 组书记。2008年3月任省民政厅厅长。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16.菏泽市总工会副主席 刘洪   女,1948年生,山东省菏泽市人。中共党员。1963年参加工作,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函授)。曾任 鄄城县外贸局人事秘书、菏泽市蔬菜公司工会主席、菏泽市商业局工会主席。现为菏泽市总工会副主席,并兼任市 委机关工会主席。刘洪同志从事工会工作二十三年如一日,始终把党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 怨。她率先为伤、老、病、残、离、退职工建立了档案,时时惦记着需要帮助的普通人,甚至象亲闺女一样服侍孤 身老人。她非常关心职工的婚姻家庭情况,以自己的古道热肠为群众送去温暖。在抓民主管理、工会组织建设和经 济工作时,她锐意革新,不让须眉。二十年来她获得了近30项荣誉称号。1983年,她被全国妇联命名为“三 八红旗手”;同年出席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执委,同时被授予“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 ;是全总十大、十一大代表,1983年参加省总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被授予“省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是山 东省第八至十大代表。1984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17.新华社记者 刘洪   
新华社记者刘洪
刘洪,常用笔名洛华、刘悠南,江苏张家港人,新华社国际部记者,毕业于南京大学国际商务系。“9・11”事 件后,被派往巴基斯坦报道“世纪第一战”,在巴阿边境重镇白沙瓦从事新闻采访,后进入阿富汗,在那里进行了 长达36天的艰险采访,是中国第一批进入喀布尔的记者之一,直接目睹了阿富汗由战争走向和平的 过程。   阿富汗回来后,又常驻耶路撒冷工作,采访过阿拉法特、沙龙、佩雷斯等风云人物,听多了自杀式爆炸的闷响 声,更感受了战火下无辜民众的无奈、苦痛和绝望。   数年战地报道九死一生。数十篇战地稿件被评为各级好稿。不少英文现场报道时效世界第一,超过美联、路透 等世界性大通讯社。   应国内《参考消息》、《国际先驱导报》、《新民周刊》、《环球》、《�望》等许多杂志之约撰写国际稿件 。并曾在《环球》开有专栏,写一些针砭时弊、放眼天下,有时也娱情养性的文章。   曾多次接受中央台、凤凰卫视及其他地方电视或广播平面媒体的采访。   著有《穿越炮火的眼睛》(新世界出版社,再版更名为《战地记者死亡名单》)、另参与编辑出版了《科索沃 战火特快传真》(改革出版社)、《中国不可欺》(中国书籍出版社),《世纪大盘点》(学习出版社),《兴亡 明鉴录》(学习出版社)等书。 [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新华社名记者刘洪  

http://www.xinhuanet.com/newmedia/liuhong/
  18.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刘洪   急诊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1981年毕业于湖南衡阳医学院,1991年获湖南医科大学心内科硕 士学位,现任中华医学会深圳市心血管学会委员,从事心血管及内科临床,教学、科研15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 验,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有较深的研究。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19.革命烈士 刘洪   姓 名:刘洪    性 别:男   民 族:土家族   籍 贯:湖北长阳   出生年月:1910年   牺牲日期:1931年7月 和兄弟刘鹏自幼习武,为人正直,敢同乡里恶势力抗衡。1927年6月,两人 参加了中共地下党员龚良鹏、田靖武在杨拓坪组建的国民党县党部保卫团,后被土豪劣绅武装打散。1928年夏 ,两人加入中共党员李步云组织的“猫子队”,昼伏夜出,打击土豪劣绅。1929年5月底,“猫子队”发展成 150余人的游击队。6月初,两人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月22日,人民自卫团和游击队攻打龙舟坪,他俩 一马当先,活捉了劣绅刘光耀。休整时,党组织派他俩回其家乡秋木园做宣传发动工作,刘洪任党小组长,组织了 200多人的农会,组建了30多人的赤卫队,并配合游击队击溃了张礼成所带反动团防。11月18日,他俩带 领赤卫队参加了长阳恢复红六军第一师的“茅坪起义”。1930年9月16日,两人率赤卫队和部分农会会员星 夜赶到杨柘坪与红五十师会合,翌日清晨到龙潭坪围歼了敌常备大队三中队张九峰所带的70余人。接着,攻打五 峰县渔洋关。回师长阳后,两人又奉命回秋木园组建了150多人乡赤卫队,刘洪任大队长,刘鹏任副大队长。同 年11月中旬,国民党川军袁海清团及团防武装计300多人分南北两路向杨柘坪、茅坪苏区中心进犯,红五十师 和赤卫队腹背受敌,两人组织赤卫队和农会,以“递步哨”方式通信联络,为主力提供情报。当得知南路之敌进至 涨水坪宿营后,挑选100余名精悍队员随红五十师奔袭获胜,祝捷会上两人受到表彰。接着,回师击败了向秋木 园进逼的北路之敌先锋连100多人。尔后,赤卫队配合红五十师化整为零,神出鬼没地击溃了敌军主力,取得了 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两人战功卓著,受到了红五十师的嘉奖。1931年5月,刘洪兼任杨柘坪乡赤卫队大 队长,刘鹏兼副大队长,率两乡300多名赤卫队员和数百名农会会员,同新任县常备队大队长李华岳的团匪在云 龙山、毛狗山、岛荒坪等地多次战斗。由于武器差,又孤立无援,至6月底,两人所带队伍仅剩10余人。7月初 的一天晚上,带着所剩人员返回杨拓坪,夜宿“落水洞”山上草屋,因叛徒告密,被团防200多人围困,两人双 刀杀出重围,夜黑难辨方向,不料冲到了“落水洞”山顶悬崖边,又陷重围,便顺溜至一岩中躲着。到第三天,刘 洪被敌调来的快枪队击中掉至“落水洞”牺牲,团匪割其头。刘鹏见状,悲愤至极,奋力爬上岩顶,举双刀与敌拼 杀,被团匪们用梭镖戳穿腹部倒地,拖到阶沿屋后,将其头砍下。两人壮烈牺牲[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烈士简介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68298/68302/4639055.html
  20.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刘洪   刘洪,男,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担任泸州医学院兼职教授、中华医学会会员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医内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老年专委会委员,成都市 呼吸病专委会委员、成都市防痨协会理事。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科委等五项科研 课题主研,其中两项获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擅长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 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道疾病。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21.江西省永新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洪   刘洪,男,1965年2月出生,汉族,江西安福县人,中共党员,党校研究生学历。   1985年7月至1993年6月,先后任安福县农业局农技中心农技员、安福县林业中学教师、安福县柘田 乡人民政府文书、人武部副部长、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   1993年7月至1997年11月,先后任安福县金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安福县 洲湖镇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   1997年11月至2000年11月,任安福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2000年11月至2006年6月,任新干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中共新干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中共新干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期间:2002年4月至7月,省委组织部委派挂职浙江省绍兴袍江工 业区,任主任助理;2004年4月至7月,挂职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产业区,任副主任);   2006年6月至今,任中共永新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党组书记、永新县人民政府县长。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22.明代官员 刘洪   刘洪,字希范,明安陆州(今湖北钟祥)人,成化十四年(1478年)岁次戊戌进士,授阳谷知县,征为御 史,升浙江副使、广东按察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四川,寻升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在贵州时米鲁余 党煽惑,乃率兵讨平之。在四川松潘夷弗靖,刘洪申严法令,边人赖之以安。在两广潮、惠二府,时山贼出没为患 ,刘洪出师浮斩甚众。兵部尚书刘大夏极力举荐入掌南京院事。后因母丧守制归郢,于正德十年(1515年)岁 次乙亥二月卒于家,诏赠刑部尚书,赐祭葬,其墓在钟祥城西冷水石门山。刘洪有四子其中刘�、刘渠、刘臬俱进 士,刘槊中举人,此一家之隆,世所罕见。钟祥郢中古城在三国曾为吴国石城戍,历代相沿遂称石城,因此时称其 父子为“石城五凤”。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23.西昌学院教师 刘洪   刘 洪(1964-),男、汉族、成都大邑县人,硕士、教授,中共党员,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1985年7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学 院化学专业。长期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工工作,曾先后承担了我院本专科的《无机化学》、《材料化学》、《药物 分析》、《基础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承担我院选修课《绿色化学》的教学工作。   刘洪同志先后独撰或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5篇;主持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 主持四川省环保局科研课题1项,主持西昌学院自然科学研究课题1项。主持建设院级精品课程一门,副主编教材 2部,专著1部。   (三)出版教材、专著   副主编《分析化学实验》教材,四川科技出版社,2007年,约28万字。   副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约33万字。   合著《金属络合物催化不对称加氢反应》,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约11万字。   (四)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应用化学专业的办学思想与课程设置》,《科技信息》,2008,(26),(第一作 者)   2、《高师化学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B12), (独撰)   3、《internet上的化学化工资源》,《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独撰 )   4、《无机化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第一作 者)   5、《新建本科院校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与内容规划》,《大学化学化工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 ,(第一作者)[1]   (5)近五年来获得的教学表彰   1、2008年获西昌学院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   2、2005年、2007年获西昌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各1项。   3、2010年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   三、学术研究   (一)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主持课题《攀西植物中天然紫外吸收剂的筛选、制备及性能研究》、院级、2006-2007年。   (2)主持课题《稀土尾矿中锶的综合利用研究》、省级、省教育厅、2008-2009年。   (3)主持课题《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副产化学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省级、四川省环保局、2009~2 010年。   (二)近五年发表的学术论文   1、《氟碳铈矿制取高纯硝酸高铈铵的工艺研究》,《无机盐工业》,2009,(6)。(第一作者)(核 心期刊)   2、《四川稀土矿湿法冶炼技术的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中国有色冶金》,2009,(1)。(第一作 者)(核心期刊)   3、《彝药衣木锁石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2009,(4)。(第一作 者)(核心期刊)   4、《彝族植物药的热分析鉴别》,《安徽农业科学》,2009,(20)。(第一作者)( 核心期刊)   5、《凉山彝药飞俄的热分析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9,(12)。(第一作者) (核心期刊)   6、《四川会理石榴皮中多酚微波提取的试验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26)。(第一作者 )(核心期刊)   7、《天然植物紫外吸收剂的研究进展》,《西昌学院学报》(自科版),2008,(3)。 (第一作者)   8、《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的废副综合利用》,《西昌学院学报》(自科版),2006,(4)。(第一作 者)   9、《攀西稀土矿泥中稀土的回收利用研究》,《西昌学院学报》(自科版),2006,(3)。(第一作 者)   10、《稀土无机材料的软化学合成》,《西昌学院学报》(自科版),2005,(2)。( 第一作者)   (三)、精品课程完成情况   《无机化学》课程被评为2004年度西昌学院精品课程,主持人。   (四)国家专利情况   二、教学情况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无机化学 专业必修课 6学时/周 5届 共245人。   2、 材料化学 专业基础课 3学时/周 1届 共32人。   3、药物分析 专业课 4学时/周 5届 共260人。   4、 绿色化学 全校性任选课 4学时/周 16届 共112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基础化学实验 专业基础课 6学时/周 5届 共245人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参考  

http://lice.xcc.edu.cn/shiziduiwu/jiaoshifengcai/20100331/1664.html
开放分类: 人物   2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洪      男,1959年9月生,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工系,获博士学位。矿产资源与成矿理论研究室研究员 。    主要研究方向:油储地球物理    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1999-2001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油气勘探二次创业的前导研究”,大庆部分负责。1998-2002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大庆石油管理局联合资助的重大项目“陆相油储地球物理理论和三维地质 图像成图方法”任二级课题负责人,承担高分辨率地震构造成像和震电效应等项研究。1998-2000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地震波场的有限维Hamilton形式及其应用”,研究偏移到零 炮检距和剩余偏移理论。1997-2002年,参加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震电勘探”项目,任学术指导,负责实验设计、资料分析和理论分析。     1997年获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胜利油田地学开拓一等奖。1991年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 年科技奖。1982-1985年,参加地矿部航空电磁法项目。1987.1-1988.12参加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球资源勘探部面重建技术的研究”研究一维地电反演理论。198 9.3-1991.3负责完成地球物理研究所井间电磁成像项目。1992.6-1997.6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地质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联合资助“ 八五”重大项目“陆相薄互层油储地球物理理论”任三级课题负责人,完成井间地震成像软件研制,参加项目总结 性专著写作。1996.3-现在,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复杂地质体精细速度分析和三维叠前深 度偏移理论和方法”第一子课题。完成复杂地质体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与显示,层面、断层及块体的拓朴关系的数 据结构表示。1994-1996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油气水地层的振电效应理论”。完成有关理 论研究和实际资料研究。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开放分类: 人物,学者   25.北京燕竹医院主治医师-刘洪 刘洪 北京燕竹医院主治医师-刘洪  主治医师   
北京燕竹医院会诊中心专家组成员   北京燕竹医院微创中心妇科疾病课题研究组成员   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从事妇科临床工作20余年,曾在北京妇产医院多次进修,在国内省级杂志发表论文多 篇,擅长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疑难杂症,熟练掌握妇科各项手术和微创手术,尤其在治疗阴道炎 、宫颈糜烂、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尿道炎等各种妇科疾病及计划生育等有着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受 业内人士及患者好评。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添加新的内容
我来完善 “刘洪”相关词条:
  Reply With Quote

Sponsored Links
Reply


Thread Tools Search this Thread
Search this Thread:

Advanced Search
Display Modes

Posting Rules
You may not post new threads
You may not post replies
You may not post attachments
You may not edit your posts

vB code is On
Smilies are On
[IMG] code is On
HTML code is Off


All times are GMT. The time now is 05:55 AM.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3.6.4
Copyright ©2000 - 2024,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Free Advertising Forums | Free Advertising Message Boards | Post Free Ads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