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5月21日第7版讯(记者 蔡玉冰 图/扬子晚报记者 刘雷)
 特别鸣谢: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钟振声教授为本文提供的帮助
 盛夏将至,许多女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摆放着各种各样防晒产品的
物流货架前挑选适合自己的一款产品。所谓“一白遮百丑”,不少爱漂亮的女生不喜欢利用化妆的方式增加自己的美丽度,  而是想办法使自己的皮肤一直保持亮丽白皙。冬天精心挑选
美白产品,夏天仔细选购防晒产品,为的就是让自己的皮肤保持亮白。但是经过记者的调查发现,不少女性同胞在选购  防晒产品的时候感到困扰不小,有些人甚至搞不清楚“SPF”和“PA”有何分别以及究竟哪个指数对自己才更  为重要。针对这些疑问,扬子晚报记者特别走访了有关专家。
1PA指数高的产品更为有效
 通常认为,太阳光对皮肤的伤害主要是紫外线造成的。根据波长的不同,紫外线可分成三种,UVA、UVB和U  VC。UVA是波长最长的一种紫外线,它不被大气层顶端的臭氧层所吸收,可以穿透皮肤表层,损害弹性纤维,  造成皮肤老化,比UVB更能深入皮肤。UVB则可导致日光的灼伤,但大部分UVB都可被臭氧层吸收。UVC  几乎会被大气层完全吸收,所以仅有极少数的情况会遇到。因此,通常人们说的防晒,防的是UVA  和UVB。
  在常见的防晒产品上,一般都会出现SPF和PA的字样。针对UVA,防晒产品的实际效果情况通常用PA来量  化;而针对UVB,则通常用SPF量化。科学上的防晒指数SPF是指在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  所需能量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简单来说,它就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  数。一般针对黄种人,SPF是这样被计算出来的:黄种人的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那么使用  SPF15的防紫外线用品,便有约15×15,即225分钟的防晒时间。理论上讲,防晒指数的高低反映出防  晒产品紫外线防护能力的大小。SPF指数越高,所给予的保护越大,但SPF值的增长与屏挡紫外线的能力并不  成正比。有人认为,SPF30以上的防晒产品由于会对皮肤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不能每天使用。然而经过了解,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钟振声教授解释道,SPF30以上的防晒产品能否每  天使用不能一概而论。一种防晒产品是否绝对安全,关键要看产品配方成分中的各种添加剂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  标准规定中的品种和限量来使用。举个极端的例子:假设一种产品中只有大量纳米钛白粉,涂抹后把皮肤严严实实  全部覆盖,那么它的防晒效果一定好(当然皮肤感觉会非常差),测定出来的SPF值一定高,但纳米钛白粉是惰  性矿物质,对皮肤的伤害非常轻微。每日使用并不会对皮肤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一件防晒产品仅仅标示SPF值是不够的,因为SPF并不能反映产品对真正的日光杀手UVA的防御能力。针对  UVA的防晒品对于保护皮肤会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而标有PA指数正代表了该产品具有抵御UVA的功能。P  A值分别以+、++、+++三种标示来反映产品防御UVA的强度,“+”越多,防止UVA的效果就越好。通  常来说,PA+的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4小时;PA++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8小时;PA+++则  为超强防护。
2物理防晒理论上优于化学防晒
 在日常选购防晒霜时,不少人或许都听到过柜员小姐介绍某种产品采用的是物理防晒,或者化学防晒。那么究竟什  么是物理防晒、化学防晒呢?钟振声这样介绍道:物理防晒,就是用物理手段阻挡紫外线,让其照射不到皮肤。比  如用非常微细的钛白粉配成乳液涂覆在皮肤上,阻挡甚至反射紫外线,保护皮肤。而所谓的化学防晒,就是在防晒  产品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通过吸收紫外线和淬灭自由基等作用,消除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进一步解释即,物理防晒就是利用物理学原理,把含有片状微粒的防晒霜在脸上涂开后,这些微粒就如同镜子一样  反射阳光,达到防晒的目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是两种较为常见的物理防晒成份。它们可以在皮肤上形成保护膜,  使得紫外线难以穿透皮肤表面,两者皆可提供周全的UVB防护。其中,氧化锌更能阻挡UVA。对于肤色较深的  人来说,物理防晒产品润色效果表现得不自然;对于肤质较干的人来说,它不够滋润。同时,由于不适合做全身防  晒以及必须使用卸妆产品的帮助才能卸除干净等特质使得物理防晒产品没有得到广泛的市场青睐。而化学防晒就是  通过化学成分吸收紫外线,使其转化为分子振动能或热能达到防晒的功效。其中,较常使用的化学物质为对氨基苯  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等。一般将它们涂在脸上后,其原子吸收阳光,以防止阳光伤害皮肤。从理论角度考虑,  物理防晒要优于化学防晒,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防晒产品选用的防晒方式都是化学防晒。
  部分女性在选购防晒产品时会担心其添加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皮肤产生影响。事实上,合法经营的以及对消费者负责  任的除湿机厂家所生产出的产品中,无论是物理防晒中所用的矿物质,还是化学防晒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都是通过  严格的科学试验筛选出来的,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做过仔细的评估。只要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品种和限量使  用,长期接触皮肤对于皮肤健康的影响是轻微的。钟振声进一步说到,防晒产品为了方便涂抹在皮肤上,一般做成  乳液的产品形态。乳液中绝大部分是水,
多效蒸馏水机,少量是矿物油,比如石蜡油等。矿物油一方面起润肤保水作用,另一方面分散在水里形成乳浊液的产品形态。同  时,为了让油和水有效混合不分离,必须加入表面活性剂(有几十种可以选择),还要加入乳液稳定剂(脂肪醇或  纤维素等),调节乳液的稠度,防止长期存放发生油水分离或矿物粉剂的沉淀。此外,还需加入香精和色素改善产  品的感官。有的产品还加入具有护肤、养肤、防过敏、修复皮肤创伤等功效的药物,增加其产品功能  。
3防晒效果与油腻、清爽无直接关系
 近年来,有不少商家针对皮肤易出汗或易出油的人群推出了感觉清爽、轻薄的防晒产品,但不少人怀疑这些清爽型  的产品实际上并不如油腻的产品那般有效和好用。针对这种看法,钟振声表示,油腻或清爽与否同防晒效果是不同  的两件事,彼此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清爽的产品可以做到防晒效果很好,油腻的产品也可能防晒效果很差,这其中  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产品的配方成分。比如有的产品为了降低成本,加大矿物油的用量,减少甚至不用物理防晒或化  学防晒的有效成分,那么做出来的产品就是非常油腻而又没有效果的防晒霜。因此,消费者不能依据油腻还是清爽  来主观判断产品的防晒效果。
  此外,由于技术和配方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可以做到使油腻的防晒产品清爽化。过去的产品为了防止出现油相与水  相分离的情况,通常用加大油份比例(固含量高令稠度提高)、增加乳化剂用量(乳化效果好)、多加增稠剂和稳  定剂(确保不分离)等办法避免分离的问题,结果导致产品涂在皮肤上的油腻感较强。现在出现了很多新型的乳化  剂(乳化剂乳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乳化机的搅拌、加热、冷却等作用),乳化(在做乳化的时候往往需要乳化机的帮  助)效果更好,可以做到即使减少油脂、乳化剂、增稠剂的用量也能达到同样的稳定效果,因此,产品就变得较为  清爽了。同时,机械设备(
纯化水设备用在净化水资源中)也有所改进,目前采用的超高速的
乳化机生产膏霜乳液,使得产品在减少乳化剂的情况下也能具有一样的乳化效果。然而,也有部分产品是伪清爽的。实际  上,它们配方中的油份并没有改变,但添加了有清凉感的物质,使产品涂在皮肤上感觉清爽。
  对于皮肤容易出汗或者出油的人来说,若不多加注意可能不会产生理想的防晒效果。因此,钟振声建议,解决的方  法是少量多次频繁涂抹。另外,某些品牌(竹纤维品牌是年轻女性朋友关心的热点话题)会有针对这种情况的、采  用特殊配方的防晒产品,可以选购这类产品来使用。
专家答疑
  防晒的三大误区
 问:不同防晒系数的产品一起使用,防晒效果可以叠加?
  欧莱雅护肤品实验(做实验的时候一般都需要用台实验台,一个做工良好的
实验台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极大的发挥)室科研协调陈瑞俊:防晒效果是不能叠加的,叠加两种SP  F 15 的防晒霜并不能与SPF30的防护能力等同。
  
  问:防晒霜会堵塞毛孔?
  欧莱雅
护肤品实验室科研协调陈瑞俊:防晒霜是否堵塞毛孔,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测试(很多出口到国外的商品  都要进行
阻燃测试)来验证,每个产品不尽相同,很难一概而论。防晒系数越高,质地就越油腻厚重,越会堵塞毛孔的观点也早已过  时,现在的配方和技术早已突飞猛进,很多高倍防晒产品也同样能做到质地轻爽舒适。
  
  问:涂抹防晒霜,越多越好?
  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分会医学
美容组委员Dr.YAPING E:一般来讲,如果是用于全脸覆盖,一次需要使用大约1毫升左右量的防晒产品。而涂抹全身所需的防晒品用量  大约30毫升,也即是120毫升一瓶防晒霜的1/4。当然,具体的用量要看防晒产品的粘稠度和舒适度来决定,但是防晒产品使用量一定不可过薄。
相关的主题文章:
 
  
   
以品质立品牌,奥玛引领行业品质革命
  
   供应 美国Cozzini小型尺肉类乳化机 北京 北京
  
   乳之宝-台湾大中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到湖北天门发展投资
  
   乳之宝-贵州省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