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少年献髓救母
 
  主持人:在我们看来,这12岁的年纪还是个孩子,大多数都是被父母精心地呵护着,或是在父母身边撒娇的  年纪,尤其是男孩子,那更是少不更事、玩心最重的时候。可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个小男孩,名字叫邵帅,是江苏  徐州人,虽然年龄只有12岁,但他却做了一件连我们成人都不容易办到的事。那就是为了救他身患白血病的母亲  ,而捐献自己的骨髓。2月24日上午,北京市道培医院已经为她们母子顺利地完成了骨髓移植的手术,那么邵帅  和他的母亲邵丹,现在的身体状况究竟怎么样了呢?
 
  导视:一岁时失去父亲疼爱,十二岁时母亲突患白血病,
 
  骨髓移植成为最后的希望!
 
  同期:邵帅
 
  有情有义好少年,毅然为母亲捐献骨髓,邵帅用孝心和勇气震撼你我心灵
 
  同期:爱心人士
 
  这是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这是一次凝聚爱心的传递。
 
  移植手术之后,这对血脉相连的母子,身体恢复怎样?
 
  敬请收看《十二岁少年献髓救母》!
 
  解说:弱小的身躯却承担了重大的责任,小小年纪笑对痛楚,画面中的小男孩名叫邵帅,2010年2月他成  了人们心底一个温暖的角落。2009年6月,邵帅的妈妈邵丹被诊断出患有急性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最  好的骨髓源是来自自己的兄弟姐妹,可是邵丹唯一的妹妹身在国外,远水解不了近渴。情急之下,邵帅主动提出要  把自己的骨髓移植给妈妈。
 
  妈妈同期:
 
  姥姥同期:
 
  解说:邵帅和妈妈的感情很好,他说过妈妈就是他的全部,在他一岁多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邵帅一直和妈  妈、姥姥、姥爷相依为命。但也许是这个原因,让邵帅很早就知道了责任的涵义。邵丹患病后,他义不容辞的肩负  起了照顾妈妈的重担。
 
  姥姥同期:
 
  解说:2010年2月24日,年仅12岁的邵帅,在北京市道培医院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为挽救妈妈捐献  骨髓。
 
  邵帅同期:
 
  解说:邵帅就这样笑着进入了骨髓移植的手术室。
 
  姥姥同期:
 
  字幕:2010年2月24日8:10  北京市道培医院的医生为邵帅抽取骨髓血干细胞
 
  解说:因为手术是在无菌区进行,记者们只能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几个小时以后,小邵帅被  推了出来。
 
  邵帅同期:
 
  字幕:2010年2月25日8:30  北京市道培医院的医生为邵帅采集外周血干细胞
 
  解说:由于邵帅和妈妈的配型只有一半是吻合的,所以还要进行二次手术,2010年2月25日,邵帅再次  被推进手术室,进行二次的外周血干(gan第四声)细胞采集。这次手术进行了4个小时。
 
  邵帅同期:
 
  解说:爱心人士,雪中送炭。在邵帅的事被各大媒体报道之后,每天都有几十拨的人来到医院看望邵帅,捐款  捐物。这是一对不愿透漏姓名的夫妇,他们为邵帅和他的母亲带来了10万元的善款,希望可以帮助她们度过难关  。邵帅说他之前和妈妈相约,两个人都要坚强,不能哭,现在邵帅和妈妈都做到了。
 
  邵帅同期:总之我是不会害怕的,她可总算有救了,我以前身体里流淌的是她的血,她现在流淌  的是我的血。
 
  解说:距离邵帅捐献骨髓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到底他出院之后,身体和生活情况怎么样呢?记者赶往了她们  在香山的临时住所。
 
  同期:记者与姥姥打招呼。
 
  解说:记者一进门,我们就发现姥姥党国英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我们摄制组赶来的时候,邵帅正  在和姥姥准备给妈妈做中饭。医生说,为了邵丹的身体健康,每一顿饭都必须由家属亲自料理,以保证饭菜绝对的  干净卫生。
 
  同期:做饭时xx不能放。
 
  解说:姥姥告诉我们说,邵帅捐完骨髓出院后的第2天,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但却马上承担起了给妈妈做饭  和送饭的任务,他今天中午要给妈妈做的是西红柿煮面片。
 
  同期:
 
  解说:看得出邵帅拉面片的手法还不是很娴熟,邵帅说,只要是妈妈喜欢吃的,他都会学着做一  做。
 
  同期:
 
  解说:您瞧,尝起味儿来,倒是有点大厨的模样,不知这味道如何呀?
 
  同期:
 
  解说:为了让妈妈补充全面的营养,邵帅每天变着法地给妈妈调换不同的口味,真是难为他了。2分钟之后,  面片也差不多可以起锅了,可让我们奇怪的是,邵帅为什么将锅里的浮油,小心翼翼地撇了出来呢?
 
  同期:
 
  片花:12岁少年,为救母亲捐献骨髓,邵帅用孝心和勇气震撼你我心灵。
 
  艰难 挫折 他将怎样面对曲折的命运?
 
  彷徨 无助 他又是如何一笑了之?请接着收看《十二岁少年献髓救母》!
 
  解说:因为姥姥的身体不好,加上腿脚不方便,所以每天去医院送饭时,邵帅都坚持不让姥姥去  。
 
  同期:
 
  解说:原来,邵帅从住所在北京市道培医院单程是14公里左右,需要乘坐3趟公交车,途径19站,全程将  近1个半小时。也就是说往返的行程是28公里,公交车途径38站,全程近3个小时。如果按往返3趟来算,邵  帅每天要乘坐114站公交车,有将近9个小时是在公交车上度过的。
 
  同期:
 
  解说:由于邵丹住在无菌病房,所以邵帅每天只能将饭送到病房门口,然后再由里面的医护人员帮忙转送给邵  丹。
 
  同期:
 
  解说:就在送完饭之后,邵帅突然觉得身体不适,难道是捐献骨髓对他的身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此我们的  记者赶紧询问了主治医生――吴彤。
 
  主治医生:没有什么影响。
 
  解说:吴医生说,邵帅头晕、恶心的现象跟他终日奔波太过劳累有关系,只要注意休息就行。为了方便患者和  家属相互交流,医院特意设立了亲情连接间,家属可以通过视频和患者见面。邵帅说,自己已经有1个多月没和妈  妈在一起了,每天只能在中午的时候,与妈妈在视频窗口聊上半小时,所以尽管自己身体不舒服,但一见到妈妈,  邵帅却丝毫没有流露出来。
 
  同期:
 
  解说:这位对着视频摄像头与邵帅招手的女人正是43岁的邵丹,经过骨髓移植手术之后,她的身体状况到底  怎么样了呢?
 
  主持人:由于邵丹住在无菌病房,所以目前她只能通过视频摄像头与外界交流,在拍摄之前,我们的记者曾经  与邵丹通过一次电话,通过电话中的声音我们感觉到,邵丹的精神还是不错的,说话的声音比较洪亮,底气比较足  ,一点都听不错这是一位刚刚做完骨髓移植手术没多久的病人,那么邵丹的身体状况到底怎么样了?如果一切顺利  ,她什么时间可以走出无菌病房呢?
 
  片花:这是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邵帅用孝心和勇气震撼你我心灵,
cheap ghd。
 
  这是一次凝聚爱心的传递,大家用温暖的双手谱写了人间真情。
 
  究竟邵丹的身体状况如何?这对血脉相连的母子,何时才能团聚?
 
  请接着收看《十二岁少年献髓救母》!
 
  解说:经过骨髓移植之后,到底邵丹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了呢?
 
  主治医生:
 
  解说:听医生说,邵丹移植后的情况相对比较乐观,我们大家伙的心也稍稍地踏实了一些。当然,最开心的人  还是邵帅。
 
  同期:
 
  解说:在拍摄中,邵丹也特别想通过我们的镜头,向所有帮助过她的人表示感谢。
 
  同期:
 
  解说:爱心在传递,感动在蔓延。每天都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好心人来医院看望邵帅和邵丹。
 
  同期:
 
  解说: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听说邵帅的事情之后,携同全家人一起来看望邵帅。采访:我头一次是看《京华  时报》的头条知道的,当时看完了我眼睛就模糊了,
ghd sale,我觉得太不简单了。
 
  解说:不到5岁的小孙子,还将自己的压岁钱递到了邵帅的手上。
 
  同期:把钱给哥哥,说要坚强。
 
  采访:向他学习,以后要孝敬父母,要孝敬爷爷奶奶,要孝敬长辈。
 
  解说: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同期:
 
  解说:目前,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已经为邵丹的手术募捐了60多万元的善款。
 
  解说:考虑到邵帅和姥姥去医院送饭时路途太远,一位好心人帮她们在医院附近找了一间房子,
GHD hair Irons。这是由4户人家一起合租的房子,屋内有公用的厨房,这样能每天给邵丹做饭。这间就是邵帅和姥姥的房间,大  小在10平米左右,邵帅的姥姥说,这里离医院相当近,走路的话六、七分钟就能到。
 
  同期:
 
  解说:就在我们拍摄其它镜头的时候,姥姥突然作出了一个让我们措手不及的举动。
 
  同期:
 
  解说:在我们的拍摄中,邵帅还告诉我们记者他目前最大的心愿。
 
  同期:吃一顿团圆饭。
 
  解说:邵帅的孝心和勇气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年仅12的邵帅用他实际行动  ,诠释了我们中国这一优良传统的真谛。在他小小的心愿中包含着期盼与希望,我们相信那一天不会  太远。
 
  主持人:从邵帅稚嫩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坚强和勇气,这不得不让我们每个人都心生敬佩,毕竟他只有12岁  ,还是一个孩子。我们的记者回来告诉我们说,邵帅是一个特别懂事、特别细心的孩子,我们的摄制组第一天去他  们香山住所拍摄的时候,邵帅还一个劲儿地提醒我们记者“这路不好走,小心前面的那个坑”,您瞧瞧,多么细心  的孩子啊!我们祝愿正在与病魔作斗争的邵丹早日康复,也祝愿休学半年多的邵帅,能尽快回到学校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