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 Single Post
Old 04-25-2011, 10:32 PM   #1
alicetrade1l
Commander In Chief
 
Join Date: Mar 2011
Posts: 2,505
alicetrade1l is on a distinguished road
Default 今天你从藏书楼抱回一大摞书

,砰一声丢在地板,哭丧着脸说:“才两个礼拜,怎么读得完?”又说英文老师早讲了,她要给你们“上吨”的书 去读,还说每天会给功课,就算十题中只有一题没做,也要扣一半的分数。接着你又埋怨物理老师,说他教得太快 了,害你回家要花好多时间一点一点想,才想得通。
    孩子,才开学三个星期,我发现你已经瘦了,而且总在夜里两三点钟,还闻声你的脚步声。
    我发现不能不教你用时间的方式了。
    还记得我们未几前加入旅行团,里面有个人带了速写本子,每到景点,即便只有非常钟,也拿着铅笔写生 吗?
    他为什么只用铅笔,不必色彩?还有,当他在车上把速写簿传给大家看时,你是不是发现许多地方只勾了 简简单单的轮廓。
    道理很简单,因为时间有限,他又盼望抓住眼前的风景。衡量之后,他不得不采用简化的方 法。
    同样的情理,今天当老师开出一堆书单时,岂非你也要像在小学一样,把每个字都背下来吗 ?
    当然不行!
    跟着年纪的增加,要学习的东西愈来愈多,你也愈来愈会发现,当你面对大问题,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取舍 。
    小学时,课本薄薄的,你能够把每个字都背得滚瓜烂熟;中学时,课本已经厚得多,又可能“一纲多本” ,老师叫你们参考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你已经不能全体精读。等有一天,你进入大学,选了科系,读文科的不用再 念理科,不是自天然然就作了大的舍弃吗?至于进入社会,你又可能因为职业的关联,有了更大的专精与更多“毕 生再也不会碰”的货色。
    孩子,我不是个呆板的父亲,逼你每科都考一百分,而且把每个课本都熟读。由于我不是个“超事实”的 人,我晓得以你有限的时光,就像那哈佛医学院学生一样,你不得不打算、不能不舍得。
    “舍得、舍得”这个词用得太妙了,如果不“舍”,怎么“得”?当你手上拿不下了,只好 舍弃一些。
    这好比许多考试,题目多到即使你都会,也可能作不完,这时如果赶上不断定的,你要“卡”在那儿想, 仍是立刻跳过,做下一题?
    这又比如,当你的数位相机贮存卡已经满了,却发现可贵的风物时,你只好把前面拍的“次要”的东西洗 掉,留出空间,捉住面前百年不遇的画面。
    那舍不是真舍,而是为了进一步的“得到”。
    所认为了使自己能在某些科目有特别出色的表示,nike air jordan shoes wholesale,为了让你不致旷废深爱的小提琴,你必需知道舍。抉择性地浏览、跳跃式的学习,甚至在必要时,退选一些没有 必要的科目。
    孩子,请不要怪我竟然浇你冷水,也千万别说你硬要样样都拿A。
    这世界是公正的,你不能样样都拔尖。
    每个人的时间和膂力差不多,在将来,只有理解取舍的人,才干站到巅峰。
  一时二用
    我发明大多数时间不够用的人,都因为他们不懂怎么在统一时间做两件事。
    你哥哥在你这个春秋也一样,举个例子——
    有一天,晚上十二点半,他说功课少,能早一点睡觉。
    我听了很高兴,因为史岱文森高中的功课压力很大,常搞到两三点才能上床,他切实需要放松时间,弥补 一点睡眠。
    跟着我听到他开微波炉的声音,隔两分钟又听到他切东西,刀叉在磁盘上的声音;又隔了好一阵,听见放 洗澡水的响声。
    再隔了半天,听见他开收音机的声音。
    又隔大概二十分钟,突然听见“砰”一声。
    我一而再地被吵醒,看看钟,已经濒临两点了,很不愉快地出去骂他。
    你哥哥居然名正言顺地说他一点都没挥霍时间。开微波炉是为了热火腿,用刀叉是为了把起 士切成小块。后来水声很吵是因为白天上体育,身上痒,要放缸洗澡水泡一泡,开收音机是因为外面已经下了好几 个钟头的雪,要听听明天停不停课。后来发现不停,于是收书包。收完书包扔在地板上,所以发出“ 砰”一声。
    乍听,他说得一点都没错。问题是,碰上懂得“一时两用”,甚至“一时三用”的人,可能只要用一半的 时间,就完成同样的事。
    他按好微波炉之后,如果不站在旁边等,而立刻切起士,东西切好,火腿不是也热了吗?
    而后,他可以先去开洗澡水,再翻开收音机一边听播送,一边吃东西。再不然,他可以坐在浴缸里听收音 机,并想想第二天要带到学校的东西。
    因为先想过一遍,整理书包的时间必定可以缩短。
    全部算起来,因为在同一时间都做了两件事,甚至三件事,是不是能节俭一半的时间?
    昨天晚上你妈妈也问我为什么做事那么快。
    当时我举了个例子,对她说:
    “你知道吗?方才在看电视新闻的时候,我除了自己烧了咖啡,而且已经发出去五篇稿子,写了一封信, 又看了全球股票市场,而且往台北办公室送了一摞传真。”
    我是这样控制时间的,当电视广告时,我烧上咖啡,同时按一下笔记型盘算机的起动键,接着去传真机上 放好文件,拨台北号码,即时按发送,并且头也不回地赶到电视前看消息。这时计算机已经“无线上网”,我一边 看电视,一边看邮件,并在下一次广告时发出短信,同时把咖啡端到椅子旁边。
    广告完了,我持续看新闻,并且在不重要的新闻时,将几篇稿子转发出去,同时啜多少口咖啡,看一看股 市。直到新闻完了,我才回到传真机前,看看东西传出去没有,如果没有,再按“重拨”。于是在短短五十分钟的 新闻时段,我既没错过新闻,也没误了工作。
    我绝不站在计算机或传真机前等它激活或拨通。也绝不守在咖啡器前,等它把水烧开、化为蒸气,往下凝 固成稀释咖啡。
    懂得利用时间的人,先要知道怎么操作这些聪明的机器,让它帮你省时间。而不是守在机器旁边,让自己 成为机器的佣人。
    前面说你哥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不懂得用时间,当初他可提高多了,我最兴奋的是,在台北,有一天我 和他进电梯,我先按“楼层”,再按“关门”,他居然改正我:
    “爸爸,你为什么不先按关门,在电梯关门的时候,再应用那几秒钟的时间按楼层,这样可以省好几秒呢 !”
    我信任,armani for men,就算你今天不会一时两用,未来进入社会争逐之后,也必能像你哥哥一样争分夺秒。
  宁静与喧闹
    最新的富比士寰球富豪排行榜出来了,想当然地,又是微软总裁比尔·盖兹蝉连冠军。
    据说比尔·盖兹在学校的成绩素来没好过,中学总均匀是B;刚进哈佛的时候,因为压力太大,得了溃疡 性肠炎,不得不回家休养。第一学期平均成就更烂,只有C。
    你大略要问他既然高中拿B,怎么进得了哈佛。
    这就妙了——
    他居然在全国会考SAT,拿了全美国前十名的高分。
    对照尔·盖兹念书的办法,我不明白,但我相信他必定是个绝顶聪慧,又知道用时间的人。举个例子,我 最近看报导,说比尔·盖兹天天早上开车到办公室,并不立即乘电梯上顶楼办公室,而坐在车里用手机打重要的电 话,就可以证实。
    你想想,他为什么不在办公室打?
    那一定因为电话很主要、很秘密,或是毫不能被打搅。他知道只有进办公室,就可能有一堆东西等着他处 置、有一堆会议和访客等着他敷衍,或有一群人员想要见他。
    单单面对这些繁杂的事情,就会捣乱他的心、影响他的思维。所以,他进办公室之前,先静下心打重要的 电话。
    这个道理我三十多年前就领会了,所以在《萤窗小语》上写了《四个三十不即是一百二》
    的文章。
    那是因为我发现,如果准时进办公室,一直有烦扰,两个钟头办不了什么事。反不如偶然早两个小时到, 一个人安安悄悄处理事情。
    被打散成四个三十分钟的两小时,绝不等于持续两小时的效用。
    一直到今天,我们家不是都如斯吗?
    每次你放学回来,只要看见我关着书房门,就会蹑手蹑脚地运动;有话跟妈妈讲,也必定躲 到楼下。
    因为你知道我在写作,不能被打扰。
    但是晚餐之后,虽然我还在书房工作,你却没什么顾虑,甚至常常进来找我讲话。
    因为你知道我可能在跟台北办公室联系、发电邮、传真或给读者回信。这些事就算四处有点声音,也不妨 ;被打断,也影响不大。
    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说这些吗?
    因为我察觉你下战书回到家,正好我在写作,全家都安安悄悄,你却常用来东翻翻、西翻翻,上网聊聊天 。又在吃完晚餐,家里两架电视都开着的时候,做数学和物理这些极需安静的事。
    你有没有计算过,下昼两点半放学,到七点多吃晚饭,你有将近五个小时安静而完全的时段。吃完晚餐, 因为一肚子食品,不宜用脑,等到开端工作,距子夜已经不到三小时了。加上这时候,亚洲是白天,有许多越洋电 话干扰。你忙一天,又累了,合适用来做费头脑、要安静的功课吗?
    你永远要冷暖自知——
    什么是安静时段、什么是喧哗时段;什么是最佳思考时段,什么是脑袋最不灵光的时间。
    当“别人学习的时候你学习,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你上网”,远比“别人学习的时候你上网,别人看电视的 时候你学习”来得好哇!
  “大时间”和“小时间”
    说个故事给你听——
    许多良多年前,纽约市十分穷,碰上冬天特殊冷的时候,公破学校会忽然发布放假一个礼拜,号称“省油 假”,真正的目标是那个礼拜可以把学校的暖气温度调低,省下不少买柴油的钱。
    有一个跟你差不多大的男生,回家告知他爸爸,放省油假了。
    “一个礼拜的假,加上前后的礼拜六、星期天,十足有九天假,你有什么筹划吗?”男生的 爸爸问。
    “我就知道你会问我这问题。”男生自得地说:“我早想好了。第一,我要筹备作业,因为放完假第二天 就要测验。第二,我要去图书馆借一本世界名著。第三,我要找同窗聊天,看场片子。”
    “好极了!”他爸爸点拍板,还赏了男生二十块美金。
    转瞬六天从前了。男生突然要他妈妈开车送他去图书馆。
    被他爸爸听到了,问:“才借来的书,就要还了吗?”
    “不是还书,是要借新的书。”男生喊:“我要写参加西屋迷信奖的讲演,要借好多参考书 呢!”
    妈妈赶紧带他去藏书楼。只是绕一圈,没借两本,因为重要的书都被别人先借走了。他们只好去书店买, 花了一百多美金。
    男生利用剩下的两天假日,不眠不休地又读又写,总算在星期一凌晨写完一份报告,打个小盹,就赶去学 校缴了。
    当天放学,听到男生进门,爸爸妈妈和奶奶都急着叫他赶快吃点东西,去睡觉。
    却见男生一皱眉说:“不能睡啊﹗我得准备来日的考试。”
    他爸爸跳起来问:“你不是一放假就预备了吗?”
    “是啊!”男生哭丧着脸说:“可是,经由一个礼拜,都忘得差不多了。”
    故事说完了,好笑不可笑?你猜那小男生是谁?
    是你哥哥!
    你说他那样方案九天的假期,聪明不聪明?
    不聪明!
    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分事件的缓急轻重,不把时间分成“大时间”与“小时间”。
    你想想,如果他能一放假就去图书馆借书,一次把写报告的参考书和消遣的小说都借来。先看参考书,用 六七天去写呈文,旁边找同学聊天、看场电影,翻翻小说来散散心,再利用最凑近考试的两天准备考试,不是好得 多吗?
    
  再作个有意思的假设吧——
    假使上帝说“你还有七十年的寿命。”你要怎么过?
    你当然可以作久远的规划,踊跃地、持重地向前走。
    但是如果他改了,对你说:“你还有七年时间。”
    你就可能掌握机遇,多读一些书、多看看这个世界、多发表一些作品。对错误?
    又倘若更可怜,上帝说你只有七个月了。
    你要怎么做?
    说不定你会部署旅行、周游世界,去你幻想访问的国家。
    可是,假如他说你只剩下七天了。
    你当然是跟最敬爱的人相聚,交代身后事,对不对?
    又如果那是最后的七分钟,怎么办?
    你则可能拉紧你最爱的人,安静自己的心,面对人生的终了。
    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说这很多吗?
    因为你就要放春假了,我听到你跟妈妈说要去逛街、剪头发、看电影。又谈到春假之后,接 着是考试。
    所以我感到有必要提示你,留神什么是“大时间”;什么是“小时间”。
    当你有一段假期,别急着办小事。
    静下心想想,有多少须要“大时间”完成的大事?
    先把那些大事实现吧!
  先后次序
    今天在你学小提琴回程的路上,我倡议你多听巨匠的吹奏CD,并且一小节一小节地模拟。
    你当时一努目,说你为什么要模仿别人,你是你,有你自己的主意。
    固然你立场不够好,但是我没赌气,因为我想到自己在你这个年纪,也跟你一样。
    那时我学国画已经一年多,开始自己创作,我记得很清晰,我最爱画远景有田园茅舍,远方云烟的景色。 我把云织来织去,好象一个网子,因为太平均,真实 未审不怎么高超,所以连你祖母都不欣赏。但是当她怪我为什么不临摹老师画稿的时候,我跟你今天一样,很不高 兴地回她:“因为我是我,我有我自己的设法。”
    没错!不管绘画、作文、演奏、作曲,每样艺术都讲求“原创”,连电视、冰箱、汽车,这些产业产品, 都要借鉴品牌,问题是,哪个有创意的人,不是循序渐进,从“生手”“入
    门”,一点点学,把基本打好了,能力创作呢?学画要先练素描,素描不是在模仿石膏像、
    静物这些死板的东西吗?学演奏要先练Scale,一个音一个音,像瘸腿狗一样地练,那 又是
    多逝世板的东西?还有,哪个作家,未曾是背书、默书、写周记的学生;哪个小学生又不曾 一
    笔一画学写教材上的生字?连狮子老虎和小鸟都要跟着父母学,它们怎么学?它们从游戏、打斗和模仿中 学。
    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标题跟内容都忘了,只记得其中一句话——“师之、友之、 敌之。”意思是咱们起初要跟老师学,当本人才能差未几了,则可以把那教我们的人当作友人,跟他探讨;至于再 进一步,则是超出老师,甚至跟老师竞争、跟老师争辩。我昨天在打字的时候,不是还问你一个音要怎么拼吗?你 的拼音明明是我教的,怎么我还要问你呢?
    很简略,因为你的中文水平高了,我的记忆却差了,不得不向你求教。只是,你回首想,才五六年前,不 是还随着我一笔一划地学吗?那不是模仿,是什么?
    中国人常说“行远自迩、登高自大”,意思是你要行千里路,总得从短程
    起步;就算攀上千仞深谷也得由低处开始。如果基础不打好,是不可能有很高的成绩的。
    如我前面所说,自己小时候也想早早解脱老师的束缚,完整自己施展。可是我“不得不”遵从教学唆使临 摹古人作品,起初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匆匆由那干湿浓淡,一笔一划的模仿中,发现许多自己本来没有体会 的东西。面对“模板”的颜色,为了临摹,我不得不去“他是怎么调配出来的?”于是一点一点试,由过错中探索 ,悟出许多新东西。
    同样的道理,你今天听名家大师的演奏,“纯观赏”是一回事,当你一小节一小节,反复听 的时候,cheap wholesale air jordan shoes,就会悟出更多小处所。你甚至可以想,为什么大师在这儿要强一点,为什么那边似乎又不太照谱子来;循着这条 路,你甚至可以跟那些大师交心、交朋友。就像我在摹仿时,发现“噢!本来这位大师是因为前一笔画错了,所以 不得不往旁边改,然而改得真有技能,supra muska,妙极了!”到了这个阶段,不是对音乐能有更深刻的懂得,并由模仿中找到许多创作的趣味吗?
    孩子!愈想远行的人,愈要好好准备行囊;愈想创作的人,愈要好好打下基础;愈有才干的人,愈要忍、 愈要学,像飞机,先在地面始终滑行,滑行!滑行!然后——一飞冲天!
alicetrade1l is offline   Reply With Quote

Sponsor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