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 Single Post
Old 04-25-2011, 04:26 AM   #1
ektpunuo
Private First Class
 
Join Date: Feb 2011
Posts: 23
ektpunuo is on a distinguished road
Default 59岁老人欲旁听北大清华博士课 曾5次参加考研

  本报讯 (记者 安颖)59岁考上大学并学习本科课程,连续5次参加研究生考试并旁听课程5年。昨日,被众多网友称为“花甲 状元”的贵州老人李文超来到北京,准备在他心仪已久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旁听博士课程。想要“活到老学到老 ”的他,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固定住处。

  59岁成“花甲状元”

  68岁的李文超老家在重庆,在贵州工作生活了40多年。他说,他一生最大的喜好就是读书,最喜欢哲学、 文学、文艺理论、建筑工程等。“我出生在贫瘠荒凉的山区,从小就帮家里放牛、砍柴。”李文超说,他始终记着 父母的教诲,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李文超说,没能进入大学学习是他终身的遗憾。2000年底,已经从贵阳铁路分局退休的李文超得知,国家 取消了高考年龄限制,他经过紧张复习,次年便报名参加了高考,并获得全国高考大龄考生第一名的好成绩,被贵 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破格录取。

  4年本科学习后,2005年李文超毕业了,在贵州师范大学一边旁听研究生课程一边考研,却未能如愿,却 也收获不小―――学完了数十门专业课程。旁听完研究生课程,李文超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决定到北京大学和清华 大学旁听,“两所大学一定会包容我这个热爱知识的人,没有文凭没关系,我只想多学习知识。”

  最大困难是没有住处

  昨日12时许,68岁的李文超在远房亲戚小李的陪伴下走下火车,他肩背手提3个行李包,挤在出站的人群 中。小李说,他们于前日8时搭乘前往北京的火车,在车上度过了30个小时。

  到京后,两人在中国矿业大学附近找到一家便宜的招待所,租了两个每天30元的床位。随后又四处租房,却 发现房租太贵,而他只有每月2000元的退休金。

  昨晚6时,李文超背着行李站在清华大学写有“清华园”字样的门楼下,秋衣外套着一件衬衣。 李文超说,上海网站建设,他特别希望能在校园里有一张床位,这样他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上课了。

  为了可以顺利旁听课程,李文超找到了自己在清华大学的小老乡李祖杰,要来了新闻传播学院的课程表。据李 祖杰介绍,清华的课程是允许他人旁听的。从今天开始,李文超就会走入课堂开始他的旁听生活,“我可以买旧教 材,抓紧时间读书,至少先完成3年的博士课程。”

  ■ 对话

  “只要读书,我就快乐”

  新京报:你对读书、学习的态度非常执着。

  李:这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告诉我“知识是法宝”,火烧不去,水冲不去, 别人抢不去。

  新京报:你现在这个年纪是应该在家里颐养天年的。

  李:我今年68岁了,一些我的同龄人已经故去,还有一些人患了老年痴呆,可你看我的脑筋多灵光,读书让 我的头脑灵活,心胸开阔。只要让我读书,我就快乐无比。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旁听?

  李:这两所大学有国内最前沿、最尖端的知识,而且学校口碑很好,一定会包容我。我不要文凭,只要让我学 习知识就行。

  新京报:家里人支持吗?

  李:都非常支持,我的行李都是我爱人帮着装好的,我很感谢她。

  新京报:北京的消费水平相对贵州要高,你在北京怎么生活?

  李:我对生活没什么要求,每天可以到食堂去吃饭,也不外出消费,我还自带了笔和纸做笔记。现在最难的就 是没有固定的住处,我太想有个学校里的便宜床位了,哪怕是楼梯间、过道都行。

  新京报:谁来照顾你?

  李:我什么也不怕,我可以照顾好自己。我不想当官发财,对生活没有欲望,再艰苦都无所畏惧 。

  新京报:想对年轻人说些什么?

  李:并不是有钱人、聪明人才可以读书,就算你愚钝、贫穷,照样可以追求知识。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本报记者 安颖
ektpunuo is offline   Reply With Quote

Sponsor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