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名病人昏迷104天后醒来(图)
如果不是医护人员100多个日日夜夜不离不弃的守护,这名河南小伙子或许会一直挂着“无名氏”的床头标 牌昏睡不醒;如果不是众多社会爱心人士送来爱心汤水,他也不会恢复清醒后依旧保持健康的体征… …
小伙受伤昏迷,被紧急送至医院 今年8月21日,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长沙市110的民警接到报案称,有人在岳麓收费站的绿化带旁 发现了一名昏迷不醒的伤者,民警赶到现场后,赶忙将这名伤者送到了长沙市第四医院。 “他被送来的时候,颅部严重外伤,颅内血肿,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当时负责抢救的黄医生说,民警在这 名伤者身上也没有发现手机、身份证,以及其他可以表明身份信息的物品。 这名“无名氏”该不该救?救,医疗费用由谁来提供、病后护理由谁来做?不救,病人将很有可能被死神召唤 。面对这一两难选择,市四医院医护人员果断决定:治! 全力救治104天,他醒了 此后,在这名小伙丝毫不知的情况下,一场爱心抢救长跑在市四医院悄然启动。 8月21日―9月8日,主治医生先后为其进行气管切开手术、重症监护等救治,帮助“无名氏”脱离了生命 危险; 9月8日―12月2日,一直为其进行护脑、促醒等一系列针对性治疗,此间,所有医护人员都细心看护,等 待其逐渐恢复; 12月3日清晨,照例查房的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询问小伙子“醒醒”时,他突然开始眨动眼睛,并逐渐清醒 ,开始有了语言交谈! 12月4日,他恢复了部分记忆,记起了自己的名字,说自己名叫崔亚利。医务人员的努力终于创造了一个奇 迹! 在此期间,市四医院不仅为这名小伙垫付了全部的医疗费用,还安排护工李师傅作为他的专职护理人员。“他 一直都没有意识,我每天通过气管给他喂三餐饭,他不能正常行动,我每天早晚帮他擦洗两遍身子,有时候还会喊 喊他,总想唤醒这个孩子。”李师傅说。 在崔亚利昏迷不醒的三个多月里,医生、护士、病友以及社会上的一些爱心人士都在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不 仅为他送来了牛奶、葡萄糖等营养品,还准备了保暖内衣、大衣等冬季御寒的衣服。一些邻近病房的患者家属甚至 每次送营养汤水来医院时,都不忘给他带上一份。 现在,为了帮助小伙子尽快恢复健康,他的一日三餐都是由护士们直接用自己的饭卡购买。而在第一次醒来时 ,他一直喊饿,说要吃馒头,医护人员听后都主动去附近的饭店给他买馒头,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记忆未完全恢复,受伤过程成谜 12月14日,崔亚利记起了自己母亲的电话。当护士长谭哲红用自己的电话卡为他拨通电话时,一听到母亲 的声音,崔亚利和电话那头的母亲都泣不成声。 12月15日,崔亚利的姑父、姨父赶到了医院,并且已经同其相认。随后,其母也将于近日赶 到长沙。 据了解,崔亚利是河南荥阳人,今年21岁。之前他一直在山东实习,从未来过湖南。今年6月,他突然与家 人失去联系。现在,崔亚利神智还未完全恢复,对如何来到湖南、如何受伤等近阶段发生的事情一概记不起来。医 生也表示,崔亚利目前还需要进行继续治疗,记忆需要一点一点地唤醒。 “谢谢医院,也谢谢所有关心他的人,无线监听器,是你们救了俺的娃。”在采访结束时,崔亚利的姑父眼含热泪地说。 崔亚利是如何来到湖南的?他是怎么受伤而昏迷不醒的 ?目前,长沙警方正在对这些情况进行调查。 治疗费怎么解决,医院犯了难 据市四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全力救治崔亚利,三个多月以来,医院已垫付医药费用5万余元。而崔亚利 的姑父说,崔亚利的父亲在务农时腰部负伤,已经瘫痪在床,他的母亲也在外出务工时从拖拉机上摔下,导致腰部 负伤,目前也在治疗,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对于这5万多元治疗费用,崔亚利的姑父说,自己不是直系亲属,只能 等崔亚利的母亲来了以后再做商议。 “生命权第一,医院此前也曾经收治过类似的无名病人,尤其以交通事故中的无名病人居多,医院都会尽力抢 救患者生命。我们医院仅今年和去年就收治这样的无名病人逾10例,几十万元医疗费用无人支付。”市四医院副 院长卜姗姗说,“但在目前社会对于该类病人没有相应的专门保障经费的情况下,医院长期垫付这一费用压力也很 大。”她同时表示,与抢救无名病人带来的经济压力相比,社会大众对于医护人员的误解带来的压力也不小,希望 市民对医院多份理解,多点宽容。 困惑 面对无主病人, 医院救还是不救? 历时100多天,当时作为“无名氏”的崔亚利在市四医院的爱心救治下,终于清醒,并联系到了家人。而医 院已为他垫付医药费用5万余元。 网友“傻嘟一只”认为,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作为为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单位,在面对这种病人的时候 ,应该尽力治疗,特别是公立医院更应当主动承担责任。“行医不为人治病,早点回家早清净。”这 位网友表示。 “这是个两难决定,还是应当依靠有关部门来解决。”市民黄先生则认为,医院应当治疗此类无主病人,但如 果长此以往的话,医院的财政负担也承受不起,而且目前关于无主病人的界定还非常模糊,有一些人在得病后甚至 会选择赖上医院,这样造成的社会影响非常不好。他认为,这个问题还应当由政府卫生、民政等有关部门制定相关 政策来解决。 如果你对这一问题也有自己观点,欢迎拨打本报热线96333,说说你的意见。 |
All times are GMT. The time now is 11:18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3.6.4
Copyright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Free Advertising Forums | Free Advertising Message Boards | Post Free Ads Forum